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,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、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,绿色发展是“十三五”规划重点推动的重要任务。十八大以来,我国在节能增效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,切实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节能环保产业是“十三五”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,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。2011~2016年期间,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从2万亿元发展到5万亿元以上,年均增速在15%以上,是同期我国GDP增速的两倍以上,为经济“稳增长”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节能环保设备制造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制造、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,工业生产线和工业园区的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,绿色建筑、绿色建材推广力度加大,绿色能源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缓解能源供需紧张,为能源系统“提质增效”赢得宝贵时机
2003~2010年期间,我国能源需求高速增长,煤炭、电力、汽油、柴油等供不应求,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是当时的首要任务,提高能源服务品质、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等任务则无暇顾及。2011~2016年期间,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幅大幅下降,五年增幅不到上一个五年期间的一半,保障能源需求的压力缓解,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、提高能源服务品质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赢得了宝贵的腾挪空间。
减少污染物排放,以“源头减量化”助推环境质量改善
环境污染、改善环境质量,是近几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。从201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“向污染宣战”,到2015年提出“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”,到2016年提出加强“环境保护督察”,再到2017年提出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”,环境治理的呼声越来越高,目标越来越精准。长期以来,政府在末端治理方面投入巨资,但边际投资递减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。
推动全球绿色合作,彰显负责任大国新形象
近年来,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大势所趋。2016年G20峰会上,20国首脑核准了中国发起制定的G20中长期能效合作计划——《G20能效引领计划》,二十国集团就能效中长期合作的总体框架、主要目标、优先领域等取得高度共识,二十国集团表示将以此引领推动全球能效提高,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发挥领导作用。
文章来源:
探索市场化新机制 扎实推进节能增效